
“项目区70%以上的农户接受实用技术、经营管理、公共资源管理等培训,成为懂技术、懂经营、懂管理的新型农民,参与式方法在项目区得到广泛运用,群众参与农村发展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。”广西博白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鹏任说。
自世界银行结果导向型贷款广西扶贫示范项目实施以来,广西博白县计划培训3341人次,对贫困户加强培训帮扶。截止2021年底,累计已完成培训3451人,其中女性1814人。2022年博白县计划培育高素质农民培育250人,其中专业生产型160人、经营管理型90人。
“老师们还会进行入户指导,把我们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出改正,就像从育秧开始,用什么肥料、用多少、怎么用,老师们都讲得清清楚楚,抛秧不能太疏、除草剂的使用等需要注意的问题,老师们都很细心去指出,传授给我们很多经验。”三滩镇守育村支书何小龙说道。经过专家指导,守育村现在每亩产量已经提高到950斤。而在培训之前每亩产量一般在650斤左右。
“学好技术,把产量提高才是大事。”这是何小龙在培训后得出的感悟,并且一直铭记于心。他还主动将在培训班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亲戚邻居,帮助大家一起种好水稻。何小龙自己种有13亩水稻,早稻收成一共有12000多斤。
来到守育村村民胡家芬种植的水稻田,可以看得出她种植的水稻比其它稻田里的水稻“高出一筹”,细看也没有发现稻田内有其它杂草,稻叶上也没有发现虫眼,长势格外喜人。
图为守育村村民胡家芬种植的水稻 (黄桢真 摄)
“我们学到的这些知识,够用一辈子了。”胡家芬说道,“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堂课是怎么样防止病虫害,老师们教我们从根和叶子两个地方去看,一定要仔细观察对比,一块田出现了问题就要把附近的几块农田都用上药,做到及时防治。”她将这一知识用于其他蔬菜果树的种植中也同样受用,成了守育村种植模范代表之一。
谈到对种植培训的看法,村民们纷纷表示通过这个培训,大家都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,不仅提高了守育村农产品产量,带活了这个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农村经济,还将守育村发展成为博白县首批数字乡村示范村。
随着现代农业发展,一批面向市场、专业性强、掌握技术的高素质农民应运而生,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。为培养选拔农业农村高技能人才,推动农业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提升,博白县支持参训农民组建学习与发展平台,促进合作交流、协同发展,依托协会、联盟等组织抱团发展,有效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,培养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,促进乡村人才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。(莫鸿鲲 农英丹)
下一篇 5家企业获第六届福州市政府质量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