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3月15日一大早,厦门市翔安区黄厝村的农田里已是一片繁忙景象。田垄上一排排胡萝卜整齐堆放着,几十名工人正穿梭田间忙着采收。另一边,国家电网福建电力“双满意”(厦门翔北)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员背着工具包,正在检查种植基地的供电线路。
厦门市翔安区特有的沙质土壤适合胡萝卜生长。过去,胡萝卜产业小、弱、散,打不开销路。近年来,当地政府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,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,胡萝卜生产效益日益提高。
走进基地,集中连片的种植地上均匀分布着一个个小喷头,灌溉时接上电源,通过小型抽水机被抽出的井水就能准确地洒到胡萝卜叶上。“谢谢你们前天帮我修好这个抽水机,现在时时离不了电,我们全部使用节水喷灌设备,省时省力,还节约了大量人工。” 种植户黄国文对服务队队员说。
进入3月,这里即将迎来采收旺季,用电负荷持续增加,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翔北供电所组建助农服务队驻村办公,巡视线路的同时义务排查灌溉设备安全隐患,保障胡萝卜种植用电。
品质好只是第一步,胡萝卜想要卖出好价格,错时错峰,甚至跨季销售都是常态,如何“保鲜”至关重要,保鲜“秘诀”就藏在种植基地旁众多的加工厂里。
走进厦门齐翔食品有限公司,100多名工人、2条自动清洗流水线马力全开,“整装待发”的胡萝卜被一箱箱送往13个冷冻库,低温正是胡萝卜锁住新鲜的“答案”。
“冷冻库的温度必须恒定在-2摄氏度,正负偏差不能超过0.5摄氏度,温控系统全部用电,要是停电,损失可就大了”厦门齐翔食品有限公司老板黄国联说。
大规模电气化、智能化的设备使用对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,为了助力乡村发展,厦门供电公司结合各区产业规划,加速完善农网设施布局和网架结构。仅2023年,厦门翔安区就下达农配网改造资金1.9亿元,增换215台变压器,新建线路224.58千米,惠及26个乡村。
用电有了保障,发展底气更足。产量高、品质好的翔安胡萝卜越走越远,订单源源不断。
“我们急需增加2条生产线和5个冻库,原先的变压器容量不够用,办理增容麻不麻烦?多久能送电?”黄国联看到前来走访检查的用电检查班班长李霖,急切地问到。
了解到黄国联的用电需求后,李霖向他介绍了办理农业用电可使用线上“绿色通道”,并指导他在“网上国网”APP提交了增容申请。接到申请后,厦门供电公司仅用十天时间便完成受理、勘查、施工、验收送电全流程。“真的谢谢你们,解了我的燃眉之急。”黄国联对高效便捷的供电服务连声称赞。
用电不仅“快”,更要“省”,2023年厦门供电公司落实“三零”“三省”服务,为胡萝卜加工产业客户减少投资近972万元。
满格电力的加持下,小萝卜长出大产业,目前翔安区胡萝卜种植面积近3.5万亩,年产量近30万吨。(高芳 陈琪瑶)